新闻列表
  • K型热电偶的组成及安装注意事项 K型热电偶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K型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到13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K型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热电偶安装注意点 (1)热电偶应尽量垂直装在水平或垂直管道上,安装时应有保护套管,以方便检修和更换。 (2)热电偶的冷端应处在同一环境温度下,应使用同
    发布时间:2016-06-29 15:52 点击次数:1981 次
  • 铂铑热电偶的**事项 铂铑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铂铑热电偶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由于S型热电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铂铑热电偶符合国际使用温标的S型热电偶,长期以来曾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插仪器,“ITS-90”虽规定今后不再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查仪器,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CCT)认为铂铑热电偶仍可用于近似实现
    发布时间:2016-06-23 16:32 点击次数:787 次
  • K型热电偶的四大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 热电偶丝由同一种均质材料(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焊接组成闭合回路,无论导体截面如何以及温度如何分布,将不产生接触电势,温差电势相抵消,回路中总电势为零。 可见,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的均质导体或半导体构成。若热电极材料不均匀,由于温度梯存在,将会产生附加热电势。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第三导体),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中间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总电势没有
    发布时间:2016-06-16 11:58 点击次数:1768 次
  • 铂铑热电偶的优势具备的优势 铂铑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测温上限高等优点。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也可短期用于真空中,但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或含有金属或非金属蒸气气氛中。B型热电偶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不需用补偿导线进行补偿,因为在0~50℃范围内热电势小于3μV。缺点:铂铑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
    发布时间:2016-06-06 17:39 点击次数:939 次
  • 铂铑热电偶测温时受干扰措施 当我们的铂铑热电偶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了干扰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呢?屏蔽法:将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穿在铁管或其他金属屏蔽物内进行屏蔽。这样可以防止电磁干扰和高压电场的干扰。使用此种方法时应该将铁管和屏蔽物进行良好接地,并且将补偿导线绞起来。隔离法:就是将铂铑热电偶悬空安装,使热电偶不与炉壁的耐火砖接触,热电偶与支架之间也采用绝缘物进行隔离。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预防高温漏电干扰。接地法:这种方法是将
    发布时间:2016-06-01 19:03 点击次数:741 次
  • 铂铑热电偶现场使用注意事项及安装要求 铂铑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的安装方式有:主要固定方式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焊接,其适用场合和要求不同,主要根据压力、温度等参数来定。那么我们在安装和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一一讲述。 1、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
    发布时间:2016-05-26 09:01 点击次数:1386 次
  • K型热电偶的正负极如何区分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effect)。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制成热电偶分度表;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
    发布时间:2016-05-19 10:24 点击次数:4547 次
  • 热电偶线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热电偶线一般都是厂家成套好的。出厂都是成品。(断线后,可以由专业人士进行焊接)它是用于连接热电偶的冷端到控制室显示仪表的,进行冷端的温度补偿。一般热电偶用于测高温,而热电偶的冷端(接线端)环境温度往往也比较高,为了使温度测量更准确,要进行冷端补偿,用专门的补偿导线从热电偶的冷端接到控制室仪表上。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1、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
    发布时间:2016-05-13 13:41 点击次数:866 次
  • 上一页下一页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819号